一、施工前准备
1. 基层处理
-确保墙体基层平整、牢固,无空鼓、开裂、油污或脱模剂残留,凹凸处需用砂浆找平(偏差≤5mm)。
- 混凝土墙需涂刷界面剂,砖墙需清除浮灰,增强粘结力。
2. 材料验收
-挤塑板密度、厚度、导热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密度≥25kg/m³,抗压强度≥150kPa)。
-检查板材完整性,无缺角、变形或受潮。
3. 环境条件
施工温度宜在5℃~35℃,避免雨雪、大风天气作业,夏季高温需防晒。
二、安装工艺要点
1. 粘贴方式
点框法:周边涂抹宽50mm粘结砂浆(留排气孔),中间均匀布6~8个粘结点,粘结面积≥40%(高层≥50%)。
条粘法:适用于平整度高的基层,满涂锯齿镘刀刮胶,粘结面积≥60%。
2. 排版与裁切
错缝铺贴(水平缝错开≥200mm),阴阳角处做“L”型咬合,非整板裁切后用于边角。
3. 锚固件加固
-粘贴24小时后安装锚栓(高层建筑必用),每平米6~8个,锚入基层深度:混凝土≥25mm,砌体≥50mm。
锚栓位置距板边≥50mm,避免在接缝处。
4. 接缝处理
-板缝≤2mm时用发泡胶填充;>2mm用XPS条塞实,严禁用砂浆填缝。
-打磨平整后贴耐碱网格布(翻包处理)。
三、细部节点处理
1. 门窗洞口
-挤塑板应伸出洞口并做“L”型翻包,网格布加强(转角处附加300mm×200mm斜向布)。
2. 伸缩缝与变形缝
按设计要求留缝(一般6m设一道),缝内填塞聚乙烯泡沫棒,外嵌密封胶。
3. 雨水管/空调支架
预埋固定件需穿透保温层锚固,安装后周围用密封胶防水。
四、质量控制
1. 粘结强度检测
现场拉拔试验(粘结强度≥0.1MPa,破坏界面在XPS板内)。
2. 防潮与防水
首层或易受潮部位建议增设防水涂层,板缝处加强密封。
3. 成品保护
安装后24小时内避免踩踏,后续工序中防止重物撞击或电焊火花灼伤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
1. 脚手架与墙体间距≥300mm,避免挤压保温层。
2. 切割板材时佩戴口罩,粉尘需及时清理。
3. 废弃板材分类回收。